首创奥莱12城商场总经理变身带货主播,4小时涨粉数万,带货数千件;印力集团董事长丁力业率公司高管下场直播“在线摆摊”;红星美凯龙董事长车建新联手演艺明星高圆圆直播首秀……近日实体店开展直播带货盛况连连。据悉,许多大型实体商业企业全员上阵,有的商场还在全国连锁门店内搭建直播间。
然而,中华工商时报记者在采访中听到许多商家发出疑问:“实体店做直播带货真的有‘钱途’吗?”这种由单纯线上直播带货衍生出来的商业模式,眼下似乎正面临质疑甚至危机。
现在起步或正当其时
“自己做了直播带货,视频也拍了不少,但并没有卖出去东西,感觉没什么效果,但眼下直播带货这么火,不去做的话心有不甘。”本报记者听到很多实体店商家这样反映。
“如同近年来做淘宝赚钱的,其实从2003年前后就已经开始在淘宝上布局了,实体店现在开始着手短视频直播带货,其实正当时。”一位直播网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,根据自身经历回答。
七八年前他在做建材时,当时“互联网+”这个思维也炒得很火,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很时髦。商家都跃跃欲试到网上做营销。他找到一些网站分类信息发了很多帖子。然而,一两个月过去了,他没有接到任何订单。但半年之后,他开始陆陆续续接到电话订单,一直到现在,还有人通过上面的信息联系到他要买帖子上发的产品。
看似偶然的成功,背后有着必然的规律。这位网红通过分析发现,20年前人们都是到店面或批发市场去购买产品,淘宝2003年就成立了,直到2008年才变得火爆,2013年达到顶峰,说明人们从线下购买到习惯于线上购买,经历了一个培养习惯的过程。
以此类推,自媒体短视频真正被应用于直播带货,是从2018年才开始,在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,这种销售模式迅速崛起。实体店运用短视频直播带货刚刚兴起,很多人还没有习惯通过这种方式选购自己想要的产品。可能三五年后,就会有20%-30%的年轻人逐渐习惯通过这种方式购买产品,以后会越来越普及,人们会逐渐接受这种购物方式。
实际上,牛年伊始,似乎一夜之间,许多实体店品牌都开始直播了。淘宝发布的《淘宝经济暖报》数据显示,100多种线下职业,都已经开始在淘宝直播,包括房产机构直播卖房,汽车品牌直播卖车,小米、阿迪达斯等直播开发布会……
记者随机采访了北京街头的一些店铺,在他们看来,直播带货与其说是线下实体门店的救命稻草,不如说是顺势而为。线下客流的事实摆在各大实体门店面前,本就有直播计划的企业加速落地计划;而从没有考虑过直播的连锁企业,也有一批趁着风口开始打起了直播的主意。
而在业内人士看来,直播带货将在一定程度上挽救受疫情重创的实体商业,俨然从单纯的创新模式变成了企业通用工具。与电商网红带货不同,购物中心开展的“在线视频直播”,亦呈现出不同的特点。商场自己培养主播者有之;商场统筹,店员参与直播者有之。业内人士预言,未来每家线下实体商业企业都应拥有自己的直播间。
新兴商业模式或将形成
放眼全国,实体店开展直播带货正悄然铺开。
广州出台了20条措施促消费,多家商场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“在线营业”。上海奉贤区还召开夜市直播节。深圳也召开直播电商节,意在为传统零售企业提供转型升级平台……尽管目前直播带货对于商场来说仍面临着团队组建、选品、引流、销售转化率等等问题,但业内人士认为,从目前来看,各个商场还处在探索阶段,直播带货对于商场而言是一场颠覆性的改革,不会昙花一现。
而抖音越来越浓厚的商业化气息,让实体商家看到直播电商带来三点价值:一是盘活新供给。通过搭建全新、高效的销售模式和渠道,刺激新消费,优惠换销量;又以低价流量引入完成新用户积累;同时降低沟通成本和流通费用,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应变力。二是全面直播化。以新用户的获取拉升平台流量,以新内容、新模式促进平台活跃度,同时创造商业增量,增加新变现能力;提高撮合交易的效率和效果,升级平台服务和体验。三是增强与用户深度沟通,包括即时深度互动增强购物互动体验、低价优惠、全新内容体验。
受益于此,未来直播商业化在内容带货和直播带货上均充满遐想,这也许是实体门店作为体验店、微型批发站、微型供应链自提点、微信前置仓最好的线下用户运营中心。一种新兴商业模式或将由此逐渐形成。
当下的直播不只是展示产品和带货的目的,更是帮助品牌达成人群认知,提升品牌形象。比如现在兴起的门店直播形式,无需专业主播,直接展示门店场景。和主播不同,门店直播更适应于连锁门店。比起不知底细的微商和大量吹嘘式主播,能看到场景的实体门店直播更有助于触达观众,达成观众的信任,对商业地产也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。
“直播带货从线上到线下,对运营能力提出新要求。”近日全联房地产商会商业地产工作委员会与RET睿意德在京联合发布《中国商业地产行业2020/2021年度发展报告》如此看待2020年我国商业地产。
商务部市场运行专家、全联房地产商会商业地产工作委员会会长王永平认为,疫情深层次影响商业地产行业。疫情对于行业的影响不仅只是客流与销售,也改变了商业地产行业经营理念、商业模式和消费倾向。